免费注册 帮助
 
 
 
第一对话
热点专题
财富视点
蓝网之声
航贸瞭望
展会预告
统计发布
 
操作指南
实用工具
航贸参数
通关大全
行业公告
行业知识
政策法规
实用引擎
 
说说吧
权威论评
海运论坛
海运圈子
海运博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 |
    在线咨询  快速跳转  分类检索
 
 
 
国际海运网首页>>博频道>>详细信息
中国船舶配套业严重滞后 
 

  随着我国造船业发展不断提速,船舶配套业严重滞后更加凸显。渤海船舶重工一位人士反映,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但是领导却对配套设备心里没底,担心延误工期。他表示:“早几年是配套厂家找上门推销,而现在是我们主动去配套厂家求货。”

  中国船舶配套业,经过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跟踪国际著名厂商的品牌与技术,通过引进许可证贸易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目前已拥有一批具有良好品牌、信誉和售后服务优势的企业,其产品维持着较好的出口装船率。但总体来看,配套产品能力不足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

  船用设备门槛不断增高

  世界船舶配套产业年产值约230亿—250亿美元,但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西北欧和日本,主要的市场分布在东亚、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生产与市场分布呈现不均衡性。

  因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世界造船中心在欧美,欧美船舶配套业发达,占世界半壁江山约125亿美元,其中1 8.75亿美元配套产品出口到中国。日本配套国产化率达98%,韩国配套国产化率约85%。

  欧洲因现代航海与造船业具有几百年发展史,船用设备工业最为发达。特别是西欧和北欧地区,目前,仍保持船舶主机、甲板机械、舱室设备及船舶自动化等船用设备的技术研发与销售优势。

  日本在70年代中期,当日本的造船产量达到1750万总吨时,其配套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很强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船用设备生产国。1985年船用配套企业达到1080家,至今仍有600— 70 0家。

  当今,世界船舶技术向大型化、高技术化方向迅速发展,如30万吨级油船、8000—10000TEU集装箱船、17万吨—36万吨级大型散装船,LPG、 LNG能源运输船,高级客货滚装船、豪华型旅游船等。同时,贯彻 IMO新规定,安全、环保等新要求,引发了船舶配套领域技术的不断更新。欧洲及日、韩厂商努力扩大国外市场,各品牌厂商都十分重视科研投入与技术发展,有较强的原创技术科研实力。如船舶动力技术,差不多每半年就有新的机型或新技术推出,以适应国际新船型、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船用设备技术发展总的趋势是:高效率、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数宇化和智能化,大功率、长寿命、小体积、无污染、安全、可靠的新产品不断问世。

  船配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中国船舶设备业的总体水平是:在高附加值船舶方面,全船机电设备价格占全船价值比例为35%—45%,目前采用国外设备的约占全船机电设备价值的比例为60%,采用中国本土化设备占40%;在常船舶方面,全船机电设备价格比例为30%—35%,目前采用国外设备占全船机电设备价格的30%—45%,中国本土化设备占70%—55 %。

  随着船舶向高附加值、大型化方向发展,中国国产设备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浆、安全救生系统、电气系统、电源、警报系统、照明系统、锚泊、甲板机械等船用配套设备等,中国已能制造并愈来愈多的会满足装船使用需要,发展潜力较大,产品技术水平总体上达到国外当代同类产品水平。

  但在船舶导航、通信、操舵系统、特殊船舶操纵系统、辅助系统等配套产品领域,还多采用国外设备产品。

  当今世界造船业,在船用设备中价值比率比较大的设备系统基本为: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浆、辅助锅炉、甲板机械、操舵系统、导航及测量系统、舱室系统、辅助系统、安全及救生系统。中国在以上船用设备技术方面,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据悉,目前,本土船用设备装船率平均为40%,2005年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装船率平均为46%。例如,大连承造5艘出口伊朗的VLCC,其装船率第1艘时30%,第5艘时则高达80%以上,主机柴油发电机组、锚机、救生艇起卸机、锚链、螺旋桨、泵、阀门等配套产品可以自己制造;江苏新世纪承造7万DWT油轮本土化船用装船率高于全国其他厂,已达到70%左右。

  潜力无限但不能盲目乐观

  按照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本土化船用设备国产化率 2010年达60%,2015年达到80 %以上,全国舾装配套企业600家左右, 2010年配套设备产值为420亿元。

  中国船舶设备业虽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面对。国内配套企业的规模能力普遍不强,如国内低速柴油机制造企业的规模能力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的低速柴油机企业的制造能力;大型柴油机曲轴是船用主机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至今仍基本依赖进口,经常出现船等机、机等曲轴的严重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航运船舶要求设备供应商在世界各地设有维修网络,以便进行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中国配套设备企业普遍此项能力薄弱,需要解决;有些引进许可证专利技术的配套设备,因制造企业的工艺技术和手段落后,影响了竞争力,同时,有些国产配套件的质量控制未能跟上,也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配套企业开发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处于跟踪开发阶段,船用导航设备及船舶自动化产品差距大等问题。

  近期,有关部门将采取有效的举措促进中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主要是: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技术和知名厂商、中外合作双赢发展;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国有配套企业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有条件的产品,向世界船舶配套制造基地发展。【中国水运报】

最新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国际海运网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会员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如果您没有注册,可以选择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业务 | 加盟代理 |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资质荣誉 |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86-411-82804681 82817405
投诉电话:800 8909967-865  86-411-82804681-865
 
国际海运网 ©版权所有2003-2008 TeloonSoft Strate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证030237      点此查看备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