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帮助
 
 
 
第一对话
热点专题
财富视点
蓝网之声
航贸瞭望
展会预告
统计发布
 
操作指南
实用工具
航贸参数
通关大全
行业公告
行业知识
政策法规
实用引擎
 
说说吧
权威论评
海运论坛
海运圈子
海运博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 |
    在线咨询  快速跳转  分类检索
 
 
 
国际海运网首页>>博频道>>详细信息
专家:对船舶防污染和海洋环保的建议 
 

  防治水体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目前在我国,愈来愈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防治水体污染,标志着我国在应对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公约时,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日前,记者就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附则I和附则II的2004年修正案生效执行对策、我国政府在船舶防污染及事故污染应急方面的政策趋势、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等热点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保护海洋环境各国都有责任

   要主动应对有关国际条约修订

  天津海事局专家宋江涛认为,我国应积极参加有关国际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相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为保护海洋环境作出贡献。这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73/78防污公约》履约为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公约附则I和附则II的2004年修正案,就为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介绍,《73/78防污公约》全称为《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1978年在伦敦油船安全和防止污染(TSPP)联席会议上通过。我国于1983年7月1日加入,截至2006年,该公约的全部六个附则已对我国生效。

  2007年生效的修正内容,增加了对泵舱底保护和意外溢油性能的规定,引入了有毒液体物质新的污染评估和分类系统,增加了程序和布置手册的规定。宋江涛指出,这些修正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船舶防污染证书、文书换发及有毒液体物质的重新评估和分类等。他举例说,目前国内市场对植物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天津港每年植物油的吞吐量达100万吨以上,载运植物油的船舶船龄大多在25年以上,《73/78防污公约》附则I的2003年修正案生效后,部分油船经过简单改造进入了植物油运输市场,给我国沿海海域造成了潜在的污染威胁,为保障我国的海洋环境不受植物油船的污染,应尽快制定植物油船管理规定,明确载运植物油的船舶必须具备双船壳结构。

  专家还建议,我国应对中国籍船舶的相关防污染证书进行换发,并按照有关通函的要求,对外国籍船舶的相关防污染证书换发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尽快出版符合附则I和附则II的2004年修正案要求的新版文书模版,替代旧版证书,收集整理相关通函,尽快对相关内容进行编译、出版;按照修正后的最新规定及时调整监督管理政策、方式。

   船舶防污染是个系统工程

  源头治理和应急处理都要抓好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乔冰博士说,船舶防污染包括常规的船舶污染防治和因船舶运输引发的事故污染应急两个方面的工作。尽管常规船舶污染物占水域污染总量的比例不大,但日积月累的发生总量相当可观,一旦发生船舶事故并造成环境污染损害,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据介绍,船舶防污染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造船业、航运和港口及石化企业、海事法院、保险、规划设计部门、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污染治理企业等多部门跨学科、跨领域协作与推进。乔冰认为,国际国内相关法律对于促进我国和全球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国际海运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要有效地实施这些法律,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实施细则、技术经济政策,建设配套的船舶防污染对策措施与技术支撑体系、行政管理与执法监督体系,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海运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针对如何科学、简便地判断船舶事故污染的概率、后果及风险的大小,并将风险评价结果应用于指导应急行动决策等问题,乔博士根据多年来风险评估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供参考的“船舶事故污染的风险等级评价与应急防范行动指标体系”、“可溶性化学品环境污染影响程度评价指标”、“事故污染等级分级指标”等指标。

   防止有机化学性和生物性水污染

  要依靠技术进步

  有机化学性和生物性水污染是两种主要的水体污染类型。杭州浙大华高工业技术开发公司吴亿成博士说,从技术角度看,臭氧-功率超声复合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前沿水处理技术,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

  据介绍,在浙江海事局的组织和筹划下,拥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世界第一台应用臭氧-功率超声复合技术,处理量为每小时100吨高浓度船舶有机污(废)水的水处理设备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试验运行。相对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处理过程简单快捷、适用不同水质、处理能力强大、投入低廉、不需添加化学制剂等优势。可以应用于防治海洋污染领域,对净化处理船舶压舱水、洗舱水和机舱底水等高度污染的有机化学污(废)水,阻止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随船舶迁徙和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国际海事组织的基本认可和最终认可。尽管一些正在研究中的压载水处理技术,如紫外线消毒法、气旋法,不属于使用活性物质的处理技术范畴,但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压载水审议专家组的决定,如果采用此类技术的压载水处理设备在处理压载水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化学物质等副产品,也应进行生物毒性试验,这为压载水处理技术的通过提高了门槛。【中国交通报】

最新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国际海运网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会员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如果您没有注册,可以选择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业务 | 加盟代理 |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资质荣誉 |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86-411-82804681 82817405
投诉电话:800 8909967-865  86-411-82804681-865
 
国际海运网 ©版权所有2003-2008 TeloonSoft Strate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证030237      点此查看备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