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际海运网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撰写的"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自今年1月29日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记者了解到,本次排行抛开传统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排行方式,首次引入了港口投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股权比例、码头数量等多种指标,利用国际流行的指数计算工具,排行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经过数据统计分析,从60个港口中遴选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25大港口,其中排行榜前10位依次为: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宁波港、天津港、厦门港、大连港、连云港港和营口港。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对这个排行连续进行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排名一度下降的某上市港口,股价应声大跌,引发业界一片哗然。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此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以及港口经济今后如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诸多思考。"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大连、厦门等港口城市的相关人士。

综合竞争力排名要考虑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差异

在此排行榜中,大连港名列第八,名次靠后。对此,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曹连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进行排行是很重要的,但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上的差异。"大连港面对的是东北三省和东部广大的腹地,因为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以装备制造和化工等重工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和一些适应国际贸易的产品和原材料的大进大出的港口是没有太大可比性的。"

厦门港在排行榜中仅比大连港靠前一个位次,名列第七。在十三项指标的排名当中,厦门港有五项指标排名第七,和最终排名比较靠近,除此之外,厦门港有三项指标进入前五名,两项指标排名第六,两项指标排名第八名,一项指标排名最后。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厦门市代市长刘赐贵对此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厦门港综合实力去年已经进入世界港口20强。"

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的原因

有分析说,保守和迷茫是大连港落伍的重要原因。大连市在过去10年里曾提出不同的发展战略,从"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到"大大连"又到现在的"海上大连"。大连市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大连港无所适从。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曹连新说。

他说,2003年中央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来,同时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区。这坚定了市政府把大连港口建设成为东北经济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的决心,为东北经济快速发展融合到世界经济当中,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综合的服务功能,对大连港的这一定位,在本届市委市政府是比较明确的。

"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并不是地方政府在定位上和扶持方向上有偏差的问题。"曹连新说,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由于历史包袱比较沉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和南方一些港口城市轻工业等消费品产业结构的调整相比难度较大。

而对厦门港来说,它多半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因为厦门港与宝岛台湾关系密切,是大陆和台湾岛开展"三通"的必经之地,特定时期,经济让位于政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文金告诉本报记者,该市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港口经济,不管是在基础设施还是管理等方面都非常重视。

挖掘自身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的目的是让港口、航运和物流业了解自身竞争地位、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自我完善,在竞争的市场中制定有效的投资、融资、创新和发展战略。

"港口经济在厦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港口的优势,厦门经济不会发展得这般好。"刘赐贵告诉记者,厦门市政府今年将继续加大对港口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强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行业经营和管理水平。

曹连新在谈到大连当前港口建设的重点时是这样说的:"着重建设长兴岛港口,以及围绕这个港口的一些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加快推进临港开发。"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连要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加快推进保税港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确保大窑湾保税港区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力争今年上半年实现封关运作。创新口岸管理体制、海关监管模式、港区运行管理方式和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特殊政策和功能优势,拓展功能辐射空间,抢占对外开放制高点。 同时,加大"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和长兴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港口项目投资70亿元,新增货物吞吐能力1400万吨。完成大窑湾集装箱二、三期4个泊位建设,开工建设新30万吨原油码头、保税区中心商务区和东港区国际邮轮中心,加快推进大窑湾北岸开发。完成长兴岛公共港区3个通用泊位建设,加快防波堤和公用航道工程进度。加快构筑畅通的集疏运体系,提高通关效率。完成大窑湾疏港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主体工程、金窑铁路疏解线、大连湾铁路升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滨海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大窑湾铁路中心场站、长兴岛铁路和高速公路。"以此来不断挖掘自身优势,提高大连的综合竞争力。"夏德仁说。

始发于《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