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权威专家激辩 中国经济偏热还是趋冷?
 
 

要警惕通胀,也要警惕通缩
记者: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点上?
张立群:从目前的价格走势看,中国经济正处于供求平衡点附近。宏观调控既要警惕通货膨胀,也要警惕通货紧缩。如果调控不好,投资出现反弹,价格就会重新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如果措施不当,也可能出现投资较快回落,需求不足,价格水平加快降低,出现通货紧缩。未来一些局部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有所突出,需要警惕。

国内需求仍有相当潜力   
记者:您刚才提到,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的价格都在下降,价格涨幅的走低,能否说明中国经济运行正在走下坡路?   
张立群:总的看价格涨幅走低,这是一个比较明朗的态势。但是涨幅走低并不意味着立即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并不能说中国经济正在回落,或者正在走向萧条。
    从需求方面看,国内需求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潜力。消费需求方面,虽然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居民对购房的需求正在趋于稳定,但是,居民从改善居住条件方面对住房的需求仍然有很大潜力,汽车方面的需求也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在收入增长的支持下,消费需求将逐步趋于活跃,这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源头性的拉动因素。
    从投资需求方面看,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民营经济对投资的热情也很高,经济运行中仍然有很多投资亮点。民间资金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增幅不会回落至很低的水平。
    从出口方面看,虽然我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逐渐加大,但是,支持出口的增长因素仍然是比较有力,中国出口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还是很有可能的。
    从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看,能够支持经济保持在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上,因此经济不会马上回落,断言中国较快回落为时尚早。

不要用国外标准评判中国经济
  “中国既没有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主任刘福垣这样对本报记者说。他的理由是,中国目前的价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我们不能用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指标来衡量我们的经济。现在,国家定价仍然在我国的价格体系中占很大一部分,要素还没有完全资本化。整个国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还不够。

没有价格不动的市场经济
  刘福垣说,GDP在9.5%—10%之间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有一个5%—6%之间上下波动,这并不能说明经济出现了什么严重的问题。像倒啤酒时总会出现一点泡沫一样,我们不应该对这点泡沫有所恐惧。   刘福垣告诉记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都是货币政策的产物。“中央政府如果没有故意多发钞票,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没有故意减少钞票,就不会产生通货紧缩。”他强调,没有价格不动的市场经济,不要对价格的上涨过于敏感。
  物价上几个百分点,下调几个百分点,只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在起积极作用。在这个事情上,“千万不要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较劲,价格上去就要政府往下压,价格下降就让政府往上拖。这些想法都不对。”

市场上仍有很大短缺
  “我们现在的经济衡量指标,不应该完全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 刘福垣的观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衡量标准应该跟这个国家不同阶段、不同的经济结构相适应。不要用西方国家完全市场经济情况下的指标,来指挥中国目前仍然不太完善的市场经济。
  现实的经济情况并不是供大于求造成了通货紧缩。刘福垣说,真实的情况是:市场上仍然有很大的短缺。居民储蓄的居高不下,不能说明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过剩,只能说明老百姓仍然有很大的恐惧,不敢消费。

通胀阴影仍挥之不去何谈通缩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宏观经济的杨帆在他最近刚刚出版的一本《透视汇率》的书中这样写道:大量“热钱”涌入使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杨帆告诉记者,现在通货膨胀的压力还很大,怎么能说出现通货紧缩?他的理由是,国际游资的进入,使中国通货膨胀的阴影长期挥之不去。
  杨帆说,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升高,国外“热钱”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据估计,2004年来自国外的“热钱”达1000亿美元。
  为了维持人民币的固定汇率,央行只能多发钞票,被迫将其全部收购。而发放基础货币的后果是使流通中的货币大量增加,2万亿人民币经过银行之间乘数效应放大为6万亿。央行通过其他手段收回了其中的1/3(2万亿),剩余的2/3(4万亿)确确实实称谓流通领域中的货币。
  杨帆强调,正是这些进入流通领域的多余货币造成了通货膨胀。因为,如果流通领域中货币的供应远远超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发生通货膨胀。
  但是为什么这些过量的货币没有表现为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提高?杨帆解释说,不能说物价没有上涨,通货膨胀就没有发生。这些过多的货币主要有两个流向: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吸纳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从香港出境。
撰稿: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1] [2] [3]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信箱:pinpin@shippingchina.com
Copyright © 2005 www.shipping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